9月29日上午,江苏省昆剧院昆丑表演艺术家李鸿良先生在定淮门校区第四会议室为艺术学院的教师们做了一场题为“昆剧丑行表演艺术家—至美的昆丑”的专题讲座。讲座由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主持,艺术学院全体教师认真聆听了本次讲座。
李鸿良先生是著名昆剧丑角演员,现为江苏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省级非遗传承人。曾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五届江苏省戏剧节“优秀表演奖”,主演过《孽海记·下山》《跃鲤记·芦林》《艳云亭·痴诉·点香》《渔家乐·相梁·刺梁》《义侠记·游街》《十五贯·访测》《红梨记·醉皂》等诸多昆曲戏,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讲座伊始,李鸿良先生从自己的艺术生涯出发,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入行经历,阐释了自己对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和技艺的理解,以及自身在从事昆曲演绎过程中的“塑造”和审美。在李先生诙谐幽默的讲述中,与会老师们深深体会到戏曲表演的精髓和强大生命力,以及李先生的昆曲人生中折射出的强大的文化自信。
所谓“无丑不成戏”,昆曲中的丑行,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在讲座中,李鸿良先生不但讲解了昆剧丑行的表演艺术特点,分享了他在昆丑角色的人生经历和演艺事业中的个人思考,还用唱演和动作对“内在情绪外化”的表演方式进行了深刻诠释,为大家现场表演了李贺的《南国十三首》、《胡雪岩》的主题曲《情怨》、《鲛绡记》中的经典选段。现场教师们折服于李先生的娴熟技艺和生动表演,近距离地亲身体验了戏曲表演之美和丑角行当的艺术魅力。
讲座最后,李鸿良先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就度过美好人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大家从“费斯汀格法则”、“乔布斯的临终遗言”中获得经验与启发,调适心理状态,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审美的发现”中认识艺术,不断提高自身审美素养,坚定文化自信。
讲座结束后,黄一斓院长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李鸿良先生的讲座将人生与戏曲、文化相结合,以说与唱的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一代戏曲名家的风范和情怀,让我们从讲座中获得感染、熏陶和教育,希望在座的教师们能够从讲座中感受到李先生对昆曲的坚持和努力,也希望老师们平时能走进剧场关注戏曲,在戏曲艺术中体悟人生百态,深入领悟传统艺术戏曲的无穷魅力。
(图:王欢/文:陈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