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张婷婷 出生年月:1979年10月
毕业院校、学历学位:南京大学 戏剧戏曲学博士
职称、职业(资质)证书:教授
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科研、教学成果:
教学方面围绕戏曲理论与历史、艺术史论等专业方向,开设有“中国古代戏剧史”、“中国艺术史”等硕士生专业课程,以及“戏曲经典研读”、“戏曲史”、“中国古典戏曲鉴赏”、“传统音乐鉴赏”等本科生课程。曾获南京艺术学院2018年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本科课程《古琴艺术鉴赏》获2018-2019年江苏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已完成课程建设;参与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艺术学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课程教改探讨”项目(已结项);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多次获得优秀学位论文奖。
主要的学术贡献有,在《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戏剧艺术》《东南大学学报》《南京师范大学报》《戏曲研究》《戏曲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近50篇。出版《元曲曲体研究》(专著)、《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研究》(合著)、《乐韵中的澄明之境——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合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一项(已结项),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项目一项(已结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一项(已结项)。
主要获得的科研奖项有,合著专著《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体系建构研究》入选2016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获2020年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合著专著《乐韵中的澄明之境——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获第五届贵州省文艺奖文艺理论类二等奖;论文《从元代演员身份看杂剧南戏的雅与俗》获第三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三等奖、《权力支配与经典位移——<窦娥冤>经典化历程探究》获第六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三等奖、《走出“五四”戏剧论争之后的梅兰芳与新青年》获首届“梅兰芳研究青年论坛”十佳论文。
2019年被评选为“江苏省社科优青”。入选2012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6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协理论评论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编委,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理事。